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健康服务 > 妇幼科普
 
 
寒露养生,“肺”常关键

寒露养生,“肺”常关键

原创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 

 

寒露至,秋意浓

当清晨的露珠凝结在草叶尖

你是否也感觉喉咙

开始发干、皮肤变得紧绷

甚至肠胃也有些敏感

这或许是身体在提醒我们

时节已变,养生之道也需随之而变

如何顺应天时

解锁专属寒露时节的健康密码?

中医有话要说

 

中医认为,寒露的气候特点是燥邪当令、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,养生核心为:养阴润燥、固护阳气、调和情志。

 

中医核心病机

 

燥邪伤肺、脾胃易虚

 

寒露的凉燥,易侵袭肺脏(肺喜润恶燥),导致口干、鼻干、咽痒、干咳等症状;同时昼夜温差大,脾胃阳气易受寒凉损伤,出现腹胀、腹泻、食欲不振等问题,养生需针对性调理。

 

 

饮食养生

 

滋阴润肺、温养脾胃

 

中医饮食遵循燥者润之、寒者温之,推荐:

? 滋阴润燥食材:

梨(可蒸食,减其寒性)、银耳、百合、麦冬、玉竹,可煮水或炖汤,缓解肺燥。

 

 温养脾胃食材:

山药、莲子、芡实、生姜(少量入菜),避免生冷(如冰饮、生鱼片),防止损伤脾阳。

 

禁忌:

少食辛辣(如辣椒、花椒),以免助燥伤阴;忌过咸,防止加重秋燥口渴。

 

 

 

起居养生

 

顺应阳气收敛,防风寒侵袭

 

早睡早起

寒露后阳气渐收,宜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,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,建议22:30前入睡,6:30-7:00起床,避免熬夜耗伤阴液。

 

注意保暖

及时添加衣物(尤其腰腹、脚踝,为阳气易漏之处),避免秋冻过度,防止风寒入侵引发感冒、关节痛。

 

 

 

经络穴位保健

 

润肺、健脾、固阳

 

通过按揉穴位可疏通经络、调和脏腑,推荐3个核心穴位:

肺俞穴(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):按揉1~2分钟,有酸胀感为宜,可润肺止咳、缓解鼻干。

 

太渊穴(腕横纹桡侧端,桡动脉搏动处):肺经原穴,按揉可补肺气、调情绪,改善秋燥引发的乏力。

 

足三里穴(外膝眼下3寸,胫骨前肌上):按揉2分钟,能健脾和胃、增强抵抗力,预防脾胃虚寒。

 

 

情志养生

 

悲秋,调畅肺气

 

中医认为肺在志为悲,寒露后秋景萧瑟易引发伤感,需通过以下方式调畅情志:

 

 

多到户外散步,多呼吸新鲜空气,借自然阳气疏解悲忧情绪。

 

 

可练习八段锦、太极拳等轻缓运动,以养气,避免久坐不动导致肺气郁滞。

 
 
版权所有: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ICP备案号:苏ICP备05017912号 公安备案号:32021302000162 安全支持:江苏骏安检测